在國際能源署(IEA)制定的路線圖中,2050年將實現(xiàn)能源消費的50%來自可再生能源,25%來自核能,另外25%來自礦物能源的清潔使用,產生的二氧化碳必須實現(xiàn)碳封存和捕獲(CCS)。 但在中國,據(jù)科學家估計,2050年中國50%的能源消費依然需要依靠礦物能源。而這部分若全部采用CCS,其費用高得驚人。 那么,面對減排壓力,中國究竟該走怎樣的能源改革路線? “中國不可能按照IEA的標準執(zhí)行,而必須發(fā)展自主技術、制定有中國特色的能源路線圖。”近日,在接受《科學時報》記者專訪時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家“973”計劃專家顧問組成員、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所長岑可法一語道破。 岑可法指出:未來三四十年巨大的能源轉型對中國的經濟發(fā)展提出了深刻挑戰(zhàn),面對2050年50%的礦物能源消費量,中國不能跟著西方的技術路線,坐等IGCC和CCS,必須發(fā)展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。 記者在浙江大學采訪期間了解到,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在經過30多年的技術積累后提出了一條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路線——以發(fā)電為主的煤分級利用、多級聯(lián)產新技術。該技術可在節(jié)能的同時產生高附加值產品,提高產值。 據(jù)記者了解,該技術路線已完成首個項目中試,目前有多家電廠對此技術表示關注并有合作意向。 全國7億千瓦老電廠出路何在?  ....